在书香与匠心交织的初夏,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即将启幕。本届东北书博会不仅汇聚全国优秀出版成果,更将目光投向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非遗!吉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绳编传承人徐晓雪将携百年绳编绝技与创新作品参加展会,与观众在经纬交错的绳结中一起触摸千年文明脉络。
指尖艺术传承文明
一绳一结,皆是文明的密码。绳编技艺起源于远古,历经千年演变,逐渐从实用工具升华为承载美好寓意的艺术形式。作为第四代传承人,徐晓雪手中的绳编技艺已传承百年,每一根丝线的缠绕、每一个结扣的定型,都凝结着匠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创新。“同心结象征永结同心,吉祥结寓意吉祥如意,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符号,是中国人独有的情感语言。”徐晓雪介绍道。
在即将启幕的东北书博会上,她将携近半年潜心创作的系列佳作惊艳亮相。作品以吉林独特的地域风物为灵感源泉,巧妙融入传统绳艺精髓,在经纬交织间勾勒出白山松水的灵韵之美。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理念的深度碰撞,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非遗焕发全新活力,为观众呈上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盛宴。
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编五彩绳
5月31日是今年的端午节,本届东北书博会恰在端午节前期举行,徐晓雪配合研学活动,给孩子们准备了两场特别的非遗研学活动。她将在本届东北书博会现场手把手教授孩子们编织端午五彩绳,用五色丝线,串联起古老智慧与当代生活的仪式感。
“非遗不该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应成为百姓触手可及的生活美学。”徐晓雪说,参与者不仅能亲手制作寓意平安的腕间饰品,还能通过“绳结密码”互动,破译绳结背后的文化基因,体验指尖上的东方哲学。
从书页间的文字到指尖流淌的技艺,本届东北书博会搭建起“阅读+非遗”的跨界平台。这位80后传承人期待,通过本届东北书博会的窗口,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5月15日—19日,相约第二届东北书博会文产非遗展馆,在书香墨韵中与千年绳编对话,亲手编织属于中国人的美好祝愿。以绳为桥,见证传统技艺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让非遗在指尖绽放。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李易书 文/图/摄
剪辑 马瑞